
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,拥有众多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塔,它们既是佛教文化的象征,也是建筑艺术的瑰宝。以下是 2025 年洛阳值得探访的名塔及其独特魅力:
一、白马寺齐云塔:中国第一佛塔的传奇
位置:白马寺东南侧齐云塔院
历史脉络: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(公元 69 年),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,北宋末年毁于战火,金大定十五年(1175 年)重建为十三层密檐式砖塔,现存塔高 25.52 米。
特色:
- 建筑艺术:塔身呈方形,叠涩出檐,逐层收分,线条流畅,体现金代砖塔的典型风格。塔内中空,可登至第十层,通过 “南天门” 眺望寺周景色。
- 文化意义: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首建的佛塔,齐云塔与白马寺共同构成 “中国第一古刹” 的核心景观,被列为 “白马寺六景” 之一。
- 独特现象:塔前有 “蛤蟆声” 传说,游客拍手或呼喊时,塔身会产生奇妙的回声,增添神秘色彩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门票包含在白马寺 60 元通票内,开放时间为 07:40-18:00。
二、文峰塔:老城文脉的象征
位置:老城区洛邑古城内
历史脉络:始建于北宋,明末毁于战火,清顺治年间(1644-1661 年)重建,现存塔高约 30 米,为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砖塔。
特色:
- 建筑细节:每层塔檐下均有砖雕斗拱,塔身镶嵌有 “文峰塔” 石匾,顶层供奉文昌帝君和奎星,寓意 “文风昌盛”。
- 文化地标:文峰塔是洛邑古城的核心景观,周边融合了明清建筑、非遗文化和夜间灯光秀,形成 “古塔映新城” 的独特风貌。
- 夜游体验:晚间塔身被灯光勾勒,与古城内的灯笼、水系相映成趣,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门票免费,开放时间为 09:00-22:30(22:00 停止入园)。
三、广化寺无畏师塔:中印文化交流的见证
位置:龙门石窟西山北麓
历史脉络: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 年)为纪念印度高僧善无畏而建,现存塔为现代重建,高约 15 米,仿唐密檐式风格。
特色:
- 宗教意义:善无畏是唐代 “开元三大士” 之一,曾在洛阳翻译密宗经典,无畏师塔是中日密宗信徒朝拜的圣地。
- 建筑风格:塔体为青砖砌筑,底层辟有券门,塔身雕刻有莲花、佛像等图案,与广化寺的仿唐建筑群相得益彰。
- 周边景观:广化寺前有 199 级石阶,登顶后可俯瞰龙门石窟全景,塔旁还有 “开元三士纪念堂”,展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历史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门票 30 元,开放时间为 08:00-17:00。
四、五花寺塔:黄河流域最古老的砖砌佛塔
位置: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畔
历史脉络:始建年代不详,《宜阳县志》记载为 “唐基宋塔”,现存塔为宋代重建,高 37.2 米,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。
特色:
- 建筑奇观:塔身略微倾斜,被誉为 “洛阳比萨斜塔”,底部周长 32 米,第一层至第六层正南设假门,门侧砖雕力士、菩萨像,刀法精湛。
- 考古价值:塔内发现唐代建筑构件和宋代文物,对研究唐宋时期的佛教建筑和葬俗具有重要意义。
- 周边文化:塔旁有汉山文化园,整合了五花寺遗址、李贺文化园等景点,可一并游览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免费参观,建议自驾前往,车程约 1 小时。
五、张清林塔:国内罕见的明代道士塔
位置:老城区下清宫内
历史脉络:明正德十一年(1516 年)为纪念三官庙住持张清林而建,高约 9.8 米,八角七层实心砖塔,是全国仅存的三座道士塔之一。
特色:
- 宗教独特性:塔体雕刻道教图案,塔身嵌有 “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铭” 石碑,记录其修建三官庙的功绩。
- 建筑工艺:采用磨砖对缝技术,塔身逐层收分,檐角原挂有风铎,现已不存,但整体保存完好。
- 小众体验:下清宫为道教场所,游客较少,可感受清幽的古建氛围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免费参观,建议结合附近的上清宫、吕祖庙串联游览。
六、中原明珠塔:现代地标的观景新选择
位置:西工区洛浦公园内
历史脉络:1985 年建成,高 278 米,是洛阳广播电视发射塔,2024 年升级为城市阳台项目的核心景观。
特色:
- 观景体验:塔顶设有旋转餐厅和玻璃观景台,可 360 度俯瞰洛河风光和城市天际线,夜晚灯光秀璀璨夺目。
- 文化融合:塔下的城市阳台整合了滨水步道、儿童乐园和商业街区,成为市民休闲新地标。
开放信息:全年开放,门票 80 元(含观景台),开放时间为 09:00-21:00。
行程建议
- 一日精华游:白马寺(齐云塔)→ 洛邑古城(文峰塔)→ 应天门夜景(登塔观景)。
- 文化深度游:龙门石窟 → 广化寺(无畏师塔)→ 下清宫(张清林塔)。
- 郊野探秘游:宜阳五花寺塔 → 汉山文化园 → 李贺故里。
这些古塔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结晶,更是洛阳历史的活化石。无论是漫步千年古刹,还是登顶现代地标,都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跨越时空的魅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