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结合 2025 年最新动态及公开信息,中国部分景点在管理上存在以下典型问题,主要涉及过度商业化、服务质量、安全隐患、生态保护等方面:
一、过度商业化与强制消费
- 张家口草原天路
尽管当地于 2025 年 4 月启动了为期 7 个月的市场秩序专项整治,重点打击 “天价商品”“黑心秤” 等行为,但此前该景区因餐饮价格虚高、停车乱收费等问题被游客频繁投诉。例如,景区内餐饮后厨卫生不达标、特色食品以次充好等现象长期存在,反映出前期管理滞后。
- 平遥古城
作为 5A 级景区,平遥古城被曝存在强制消费、交通混乱等问题。游客需购买 125 元通票才能进入核心景点,而景区内电动车无牌行驶、物价虚高(如 25 元一份的普通炒面)等现象严重影响体验。此外,导游诱导游客购买高价 “特殊服务”(如 150 元包车游览),进一步加剧了商业化对文化氛围的破坏。
- 少林寺
千年古刹少林寺因 “天价香火” 引发争议。寺内祈福项目明码标价(普通香火 600 元起),甚至出现 “钱少不灵” 的暗示,导致 60% 游客认为其商业化程度远超预期。
二、服务质量与设施管理
- 深圳市景区
2025 年第一季度,深圳市景区投诉占比达 26.93%,主要问题包括门票退费纠纷、设施设备维护不足(如索道超期未检)等。例如,部分景区因游客流量管理不善导致拥挤,而投诉处理机制不畅通,游客需通过 12345 热线或全国文化市场平台多次申诉。
- 武汉天兴洲滩涂
该景点因管理缺失导致安全事故频发,最终被关闭。此前,当地文旅部门未及时介入引导,导致越野赛道 “野蛮生长”,2021 年发生车撞人事件后,简单采取填埋沙坑、禁止活动的措施,被批评为 “懒政”。
- 携程、马蜂窝平台关联景区
在线旅游平台的投诉间接反映景区管理问题。例如,马蜂窝被指提供虚假门票(如日本环球影城重复使用门票),导致游客被扣留;携程定制游因天气原因取消景点后拒绝退款,暴露景区与平台协同管理的漏洞。
三、安全隐患与应急管理
- 周庄古镇
作为 “中国第一水乡”,周庄因过度依赖门票经济,核心区超 80% 建筑改为商铺,原住民外迁,河道游船沦为 “吆喝式表演”。景区内消防设施不足、游客疏散通道狭窄等问题长期未解决,存在重大安全隐患。
- 麦积山石窟
为吸引游客,景区在洞窟外搭建全息投影剧场,导致岩体温度骤变,加速壁画剥落。2025 年启动的 “AI 修复壁画” 项目被质疑 “虚构历史”,反映出保护与开发的失衡。
- 敦煌鸣沙山
月牙泉畔的鸣沙山因 “沙漠露营”“星空酒店” 等项目超负荷运营,导致沙丘固化、鸣沙奇观消失。景区内骆驼运输路线混乱,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使窟内湿度超标 40%,加速造像风化。
四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
- 千户苗寨
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年接待游客超 800 万人次,但景区要求村民将吊脚楼改造为标准化民宿,导致建筑外观 “千楼一面”,传统榫卯结构被钢筋水泥替代。核心区银饰店、旅拍馆占据主干道,传统蜡染作坊被奶茶店取代,文化原真性受损。
- 云冈石窟
因游戏《黑神话・悟空》爆火,云冈石窟日均游客量从 3000 激增至 2 万。景区将部分洞窟改为单向通行,游客停留时间被压缩至 3 分钟 / 窟,讲解沦为 “赶场式” 口号。密集人流导致洞窟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,加速文物风化。
- 安庆市景区
安庆市 2025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出,山区景区(如天柱山、岳西鹞落坪)因地形复杂、岩体破碎,在强降雨下易发生崩塌、滑坡。尽管文旅部门要求加强排查,但部分景区仍存在监测设备老化、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。
五、地方政府整治行动
- 张家口草原天路
针对前期问题,当地启动专项整治,涵盖食品安全、价格秩序、特种设备检查等六方面,并设立临时投诉站点,构建 “政府监管、企业自律、社会监督” 的共治格局。
- 深圳市港澳游市场
2025 年 3 月,深圳市开展港澳游专项整治,打击 “不合理低价游”“强制购物” 等行为,并将投诉集中的旅行社信息通报至 9 家互联网平台,要求加强产品审核。
- 温州市 A 级景区复核
温州市 2025 年对 81 家 A 级景区开展全覆盖督导,重点检查环境保护、安全管理、游客服务等,并建立动态退出机制,推动景区提质升级。
总结与建议
2025 年中国景区管理问题呈现多元化特征,既有过度商业化、服务缺位等老问题,也有生态破坏、文化失真等新挑战。建议游客出行前关注官方通报(如文化和旅游部 A 级景区复核结果)、查看真实评价(如携程、马蜂窝差评),并优先选择管理规范的景区。对于存在问题的景点,需通过 “铁拳执法” 与 “暖心服务” 结合,平衡商业利益与文化保护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