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截至 2025 年,台儿庄古城的管理体制延续了以政府主导、多主体协同的模式,其核心管理架构和运营机制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解析:
一、行政管理主体:枣庄台儿庄古城管理委员会
作为枣庄市政府的派出机构,台儿庄古城管理委员会(简称 “古城管委会”)是法定的保护管理机构,依据《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》及配套法规行使职权。其核心职能包括:
- 规划与保护:制定古城发展规划,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,例如 2024 年 12 月启动的《台儿庄古城发展规划》修订工作,强调 “智慧景区” 建设和文旅融合。
- 行政执法:在古城范围内集中行使市容环卫、文物保护、市场秩序等 10 余项行政处罚权,例如对违规装修、噪音污染等行为进行监管。
- 协调联动:与台儿庄区政府建立联合执法机制,整合公安、消防、文旅等部门资源,例如节假日期间设立临时停车场、打击黄牛拉客等。
二、运营主体:多元国有企业协同
古城的日常运营由多家国有企业分工负责,形成 “管委会监管、企业运营” 的模式:
- 山东台儿庄古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:作为台儿庄区财政局控股的企业,负责资本运作和重大项目投资,例如参与文旅产业基金设立、基础设施建设等。
- 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公司:承担景区票务、业态布局、品牌营销等任务,例如 2025 年推出的 “一路同城惠民年卡” 和换装体验服务。
- 公共服务企业:如台儿庄古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,负责景区内外的交通接驳,保障游客出行便利。
三、法律与政策保障
- 地方性法规:《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》自 2014 年实施以来,明确了古城的保护范围、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,例如规定古城内建筑维修需经管委会审批。
- 专项规划:2024 年修订的《台儿庄古城发展规划》强调 “全域旅游” 理念,提出构建 “一核一带一环多点” 格局,推动古城与周边湿地、乡村旅游联动发展。
- 政策支持:枣庄市文旅局通过资金补贴、人才培养等方式支持古城发展,例如 2024 年对大型演出的奖补政策。
四、管理特色与创新
- 智慧化管理:引入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,优化景区流量控制,例如通过官方微信小程序实现年卡预约、换装服务等功能。
- 文化 IP 打造:深度挖掘运河文化、抗战文化,推出《台儿庄大捷》实景演出、贺敬之文学馆等文化项目,提升景区文化内涵。
- 区域协同:与徐州、临沂等周边城市联合推出 “一路同城惠民票”,促进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旅游资源共享。
五、未来发展方向
根据 2024 年底的规划会议,台儿庄古城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:
- 业态升级:引入高端民宿、文创市集等新业态,提升游客消费体验。
- 生态保护:加强运河水系治理,打造 “沿运湿地生态修复带”。
- 品牌国际化:依托 “好客山东” 品牌,拓展国际客源市场,例如举办亚太经济高峰论坛等活动。
总结
2025 年的台儿庄古城管理呈现 “政府主导、国企运营、法治保障、创新驱动” 的特点。古城管委会作为核心管理机构,通过法规制定、行政执法和规划引领确保景区可持续发展;国有企业则负责具体运营,推动服务品质提升和产业融合。这种 “管办分离” 的模式既保障了文化遗产的保护,又激发了市场活力,使台儿庄古城成为全国文旅融合的典型案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