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吉林北山作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与宗教融合的代表性景区,2025 年仍保留着众多历经修缮的古迹景点,同时新增了融合历史与生态的文旅项目。以下是值得关注的核心景点:
一、北山寺庙群:儒释道共融的古建筑精华
1. 玉皇阁
作为北山寺庙群的核心建筑,玉皇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 年),是吉林市现存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。其主体建筑朵云殿为两层楼阁式结构,上层供奉玉皇大帝坐像,下层供奉三霄娘娘。建筑特色在于三教合一的布局 —— 前院祖师庙同时供奉释迦牟尼、老子和孔子,两侧配祀李时珍、鲁班等十六位行业祖师,体现了关东地区多元信仰的包容共生。值得一提的是,殿内悬挂的 “天下第一江山” 匾额为清代吉林将军松筠所书,书法雄浑苍劲,是不可多得的文物。
2. 药王庙
建于清乾隆三年(1738 年)的药王庙,主祀三皇(伏羲、神农、轩辕)及药王孙思邈,两侧配祀华佗、张仲景等十位名医,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医药文化象征。庙内现存乾隆五十三年(1788 年)吉林将军都尔嘉题写的《民生永赖》匾额,以及记载清代吉林医药行业发展的碑刻。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,仍延续着 “求药祈福” 的传统,吸引大量信众。
3. 关帝庙与坎离宫
关帝庙始建于康熙四十年(1701 年),是北山寺庙群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,主祀关羽,配祀关平、周仓。其戏楼、钟楼、鼓楼等附属建筑保存完好,体现清代庙宇的典型布局。坎离宫则是北山最小的庙宇,建于光绪三十四年(1908 年),主祀日、月神,两侧配祀土地、山神等自然神祇,反映了民间对自然力量的崇拜。
二、近代历史建筑:见证城市变迁
1. 揽辔桥
这座 1932 年建成的花岗岩石拱桥,因伪满皇帝溥仪取康熙东巡典故赐名而闻名。桥身呈单曲拱结构,长 30 米、高 15.7 米,是吉林市现存最早的近代桥梁之一。桥畔的 “帝王踪迹百米文化墙” 镌刻着康熙、乾隆东巡诗词,以及溥仪赐名的历史记载,成为北山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。
2. 吉海铁路遗址公园
2024 年 11 月开放的吉海铁路遗址公园,将 1929 年建成的沈吉铁路吉林市区段改造为线性文化空间。其中,吉海铁路总站旧址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由林徽因设计,哥特式尖顶建筑形似雄狮,内部壁画装饰精美,是中国近代铁路建筑的典范。公园内保留了铁路轨道、站台等历史遗迹,并设置 12 处主题节点讲述铁路故事,成为串联北山景区与玄天岭公园的文旅新地标。
三、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景观
1. 廉泉井与德政碑
建于 1917 年的廉泉井为双眼花岗岩石井,井旁立有记载清代吉林知府廉洁事迹的德政碑。1987 年增建的廉泉亭,成为游客休憩品泉、了解地方吏治文化的场所。
2. 革命烈士纪念塔
1956 年建成的纪念塔高 30 米,塔基为五角星平台,塔身镌刻毛泽东、刘少奇等领导人题词,是吉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塔周松柏环绕,与北山自然景观相得益彰。
四、2025 年最新动态
- 生态修复工程:2023 年启动的北山风景区生态修复项目,已完成植被恢复与景观提升,进一步优化了寺庙群周边环境。
- 夜游项目升级:依托北山山体轮廓与古建筑灯光,推出 “夜探北山” 沉浸式体验,通过光影技术再现清代庙会场景。
- 非遗活化:玉皇阁内增设 “吉林老工匠” 非遗工坊,展示满族剪纸、吉林浪木根雕等传统技艺,游客可参与互动体验。
游览建议
- 路线规划:建议从西门进入,依次游览玉皇阁、药王庙、关帝庙,沿山路下行至揽辔桥,再步行至吉海铁路遗址公园,全程约 3 小时。
- 特色体验:农历四月初八、十八、二十八的北山庙会期间,可参与祈福法会、传统商贸活动,感受 “千山庙会盛北山” 的民俗氛围。
- 交通贴士:景区周边新增平山街、珲春街两处停车场,共 586 个车位,并开通景区接驳车,方便游客换乘。
吉林北山的古迹景点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,更承载着关东地区多元文化融合的历史记忆。2025 年,这里既保留着明清寺庙的庄重,又通过文旅创新焕发新生,成为游客了解吉林历史与民俗的窗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