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旅游景点的盈利模式将呈现多维度创新,传统门票经济加速向 “场景经济”“生态经济” 转型,以下从六大核心方向展开分析,结合最新行业实践与技术趋势:
一、科技赋能:虚实融合重构体验价值
- 元宇宙与数字资产
- 景区通过 NFT 门票预售、元宇宙地产开发(如虚拟商铺租赁)等形式,创造数字资产收益。例如,南京钟山风景区推出 “数字钟山体验馆”,游客可通过 VR 探索明孝陵地宫,相关数字藏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。
-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,如重庆巫山通过 “大美三峡” 主题信用卡实现门票、住宿、餐饮的区块链积分兑换,提升消费粘性。
- AR/VR 与智能硬件
- 巫山三峡龙脊景区打造全国首个 “AR 沉浸式游戏化登山体验”,游客佩戴智能导览眼镜参与 “寻龙探秘”,沿途解锁虚拟奖励,带动二次消费增长 30%。
-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利用 5G+VR 技术,让游客 “穿越” 至古代漕运场景,门票溢价达 50%。
- 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
- 钟山风景区建立客流车流大数据分析系统,细化至 300 余个模型维度,通过智能调度优化资源配置,2023 年旅游科技收入达 1500 万元。
- 三亚通过 “爱上三亚” 旅游促销日活动,利用 OTA 平台数据推送个性化优惠,活动期间订单量增长 45%。
二、文化深耕:从观光到深度体验
- 沉浸式叙事场景
- 河南 “只有河南・戏剧幻城” 以 21 个剧场串联中原文明,游客 “走一步跨千年”,客单价超 300 元,复购率达 40%。
- 福建三坊七巷推出《唐朝诡事录・西行》沉浸式剧场,结合气味模拟与动作捕捉技术,游客消费单价提升 40%。
- 非遗活化与文创延伸
- 银基动物王国与《唐宫夜宴》联名推出 “唐媚儿” 系列文创,冰箱贴等单品首日售罄,带动衍生品收入增长 200%。
- 荔波县开发 “荔波礼物” 非遗手作套装,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,文创收入占比提升至 15%。
- 夜间经济与节庆 IP
- 肥西三河古镇打造 “三河明月夜” 沉浸式水秀,游客停留时间延长 2.5 小时,夜间消费占比达 60%。
- 福建推出 “山海寻音” 声景特展,结合木偶戏、闽剧等非遗元素,门票收入增长 35%。
三、可持续发展:生态价值转化
- 碳足迹管理与绿色金融
- 景区通过碳积分兑换消费券(如 100 积分 = 10 元)、碳中和指标交易等方式,将环保行为转化为收益。例如,云南 “雨林修复计划” 游客种植濒危植物可获生态证书,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 25%。
- 巫山推出 “碳中和示范园区”,游客可通过购买碳汇抵消旅行碳排放,相关收入用于生态保护。
- 生态旅游与科研价值
- 荔波县开发森林徒步、地质解密等生态旅游产品,结合科研监测数据服务(如珍稀植物种子盲盒),客单价提升至 800 元。
- 钟山风景区与科研机构合作,开放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馆,年接待研学团队超 200 个。
四、跨界融合:打破行业边界
- 影视与综艺联动
-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《跟着团长打县城》沉浸式项目,还原影视剧场景,国庆期间日接待游客 7.5 万人次,门票收入增长 300%。
- 三亚与国际品牌合作开展 “体育 + 旅游” 赛事,如帆船锦标赛,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提升 18%。
- 品牌联名与业态创新
- 武夷山与茶饮品牌合作开设主题门店,推出 “大红袍奶茶” 等联名产品,单品月销超 5 万杯。
- 银基动物王国引入汽车品牌试驾基地,游客可体验丛林越野,试驾转化率达 25%。
五、会员与社群运营:构建长期价值
- 分层会员体系
- 三亚推出 “终身 VIP 通行证”,会员可享景区门票 5 折、专属导览等权益,年费收入突破千万元。
- 小程序商城通过积分奖励(消费 1 元 = 1 积分)、签到领券等机制,复购率提升至 35%。
- 社群共创与私域流量
- 钟山风景区成立 “摄影家年卡” 社群,定期组织摄影比赛,作品版权收入分成占比达 10%。
- 荔波县通过 “研学旅行基地” 与学校合作,年接待学生团体超 50 万人次,研学收入占比达 20%。
六、政策与技术基建:夯实盈利基础
- 政策红利
- 国家 “十四五” 文旅规划推动 5G、AI 等技术应用,景区可申请专项补贴(如智慧景区建设最高补贴 500 万元)。
- 重庆巫山通过 “投诉 30 分钟响应” 机制提升服务质量,游客满意度达 98%,带动二次消费增长 15%。
- 技术基建
- 钟山风景区建成票务、遗产监测等 10 个智慧系统,与电商平台流量置换收益 3000 万元。
- 三亚通过 “爱上三亚” 营销平台整合文旅商资源,实现跨行业数据互通,活动期间 GMV 增长 50%。
典型案例对比
景区 | 核心策略 | 收益增长 |
---|---|---|
只有河南・戏剧幻城 | 沉浸式戏剧 + 文化 IP | 客单价 300 元,复购率 40% |
巫山三峡龙脊景区 | AR 登山 + 碳中和指标交易 | 二次消费增长 30% |
银基动物王国 | 影视联名 + 主题业态 | 衍生品收入增长 200% |
钟山风景区 | 数字孪生 + 社群运营 | 科技收入 1500 万元 |
总结:2025 年盈利公式
景点盈利 =(科技 × 文化)² + 可持续 × 跨界 × 会员
- 科技:元宇宙、AR/VR、大数据是底层引擎,提升体验溢价;
- 文化:非遗活化、沉浸式叙事是核心竞争力,形成差异化;
- 可持续:碳管理、生态旅游是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的增长点;
- 跨界:影视、品牌、教育等跨行业合作打开增量空间;
- 会员:分层运营与私域流量构建长期收益模型。
未来,景点需从 “空间运营商” 升级为 “场景服务商”,通过 “实体空间 + 数字孪生 + 文化衍生” 的三维价值体系,实现从门票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跨越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