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广东省凭借其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岛资源,2025 年将继续呈现多样化的海岛旅游体验。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、生态修复成果及文旅动态的推荐:
一、经典海岛持续升级
- 东澳岛(珠海)
作为全国首批 “和美海岛”,东澳岛 2025 年将重点推进玲玎海岸二期项目,完善 “酒店 + 码头 + 亲子 + 婚庆 + 康养” 的海星形产业布局。游客可体验海底潜水、冲浪等水上活动,参观东澳铳城、海关遗址等历史遗迹,或入住悬崖酒店阿丽拉,感受山海相融的浪漫。此外,万山群岛海钓基地于 2025 年 3 月正式揭牌,提供专业海钓服务及赛事体验。
- 南澳岛(汕头)
作为广东唯一的海岛县,南澳岛 2025 年继续以 “工业不上岛” 理念打造生态旅游。环岛公路、青澳湾沙滩、南澳 Ⅰ 号博物馆仍是核心景点。春节期间,岛上举办 “向大海出发” 跳岛游活动,新增海鸟观测、海上娱乐汇演等项目。此外,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夏季迎来候鸟迁徙高峰,游客可近距离观赏万鸟齐飞的奇观。
- 海陵岛(阳江)
海陵岛 2025 年将深化 “南海 Ⅰ 号” 海丝文化旅游线路,串联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、270° 海上书吧、谷寮艺术度假村等景点。十里银滩、大角湾等沙滩继续提供冲浪、帆板等水上项目,闸坡渔港的海鲜美食也是一大亮点。
- 外伶仃岛(珠海)
外伶仃岛 2025 年推进旧村改造工程,提升住宿和交通设施。游客可徒步环岛,欣赏海蚀地貌,或参与浮潜、海钓。岛上的文天祥广场、北帝晨钟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。
二、新兴海岛亮点纷呈
- 龟龄岛(汕尾)
2025 年春节期间,龟龄岛推出 “跳岛游” 新春市集,游客可品尝海鲜美食、参与篝火晚会和海上娱乐汇演。客船 “蓝海豚 6” 每日开设 8 个航班,便捷往返海港文旅码头与龟龄岛。
- 三角岛(珠海)
经过生态修复的三角岛(长琴国际音乐休闲岛)2025 年继续开放,主打音乐主题旅游。岛上设有露天音乐广场、艺术展览馆,游客可参与沙滩音乐节、海洋文化研学活动。
- 淇澳岛(珠海)
淇澳红树林保护区 2025 年新增湿地导赏线路,游客可沿栈道观察红树品种及招潮蟹等生物。此外,白石街、抗英炮台等历史遗迹与苏兆征故居形成文化旅游线路。
- 放鸡岛(茂名)
放鸡岛 2025 年强化潜水旅游品牌,新增夜间潜水项目,游客可在专业教练带领下探索海底生物。黄金沙滩的贝壳舞台、海螺雕像等打卡点持续吸引游客。
三、生态与文化融合项目
- 佛山江心岛示范岛
佛山计划 2025 年底前基本建成 10 个先行示范岛,包括禅城区海心沙、南海区平沙岛等。其中,海心沙定位为自然生态型岛屿,以滩涂复绿和竹林生境修复为主,未来将成为鸟类栖息地和城央生态明珠;平沙岛则主打生态农业体验,游客可参与有机种植、乡村旅游。
- 汕尾 “跳岛游” IP
汕尾 2025 年持续推广 “跳岛游”,串联龟龄岛、金厢滩等岛屿,推出 “海岛新春市集”“海上娱乐汇演” 等活动,结合传统年俗与海洋文化。
- 珠海 “万山论钓” 海钓赛事
2025 年 3 月,东澳岛举办 “白鱲杯” 矶钓邀请赛,配套推出 “海钓 + 环岛游”“海钓 + 放网” 等体验套餐,推动海钓与文旅融合。
四、政策与交通支持
- “跳岛游” 线路优化
广东省滨海(海岛)旅游联盟 2025 年推出 64 条四季主题自驾游线路,涵盖汕头、汕尾、珠海、江门、阳江、茂名、湛江等地海岛,重点推荐夏季滨海线路。
- 交通设施升级
港珠澳大桥、深中通道等战略通道通车后,环珠江口 100 公里 “黄金内湾” 实现闭环连接,珠海至深圳、广州的自驾时间大幅缩短。此外,汕尾 “蓝海豚 6” 高速客船每日 8 班往返龟龄岛,珠海香洲港至桂山岛、东澳岛的航班加密至每小时一班。
- 生态保护与旅游平衡
广东省 2025 年实施《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》,严格保护自然岸线,推进红树林修复、美丽海湾建设等工程。例如,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禁止捡拾底栖生物,确保生态平衡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季节与天气:夏季(6-9 月)为海岛旅游旺季,但需注意台风预警;冬季(12-2 月)部分海岛气温较低,适合避寒。
- 环保要求:部分生态保护区(如淇澳红树林)需预约进入,禁止破坏植被或捕捞海洋生物。
- 交通预订:热门岛屿(如东澳岛、南澳岛)需提前预订船票或酒店,节假日人流较大。
2025 年广东省的海岛旅游将呈现 “生态优先、文化赋能、交通便利” 的特点,无论是经典海岛的深度体验,还是新兴岛屿的探索,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。建议出行前关注官方发布的活动信息及政策动态,确保行程顺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