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成都锦江沿岸的景点在原有基础上持续升级,融合了历史文化、现代体验与生态景观,形成了多层次的旅游场景。以下是值得关注的核心景点及活动:
一、夜游锦江:沉浸式水岸体验
作为成都文旅的核心 IP,“夜游锦江” 在 2025 年进一步拓展航线,覆盖府河段、南河段、东湖段、江滩段等区域,形成 20 公里水上游线网络。游船从东门码头或江滩公园出发,沿途串联起安顺廊桥、合江亭、五岔子大桥等标志性建筑,结合光影秀、非遗表演和戏剧互动,打造 “金蛇贺新岁”“山海经斗兽棋” 等主题场景。例如,城南段游船搭载苹果头戴式设备,通过 “花重锦官城”“古蜀见今朝” 等序章,将唐宋商贸文明与现代地标无缝融合。此外,夜游还开通了 Alipay + 境外支付服务,覆盖 39 个国家和地区,方便国际游客购票。
二、芙蓉岛公园:文旅商融合新地标
位于高新区的芙蓉岛公园在 2025 年中完成升级改造,成为成都首个集生态、艺术、科技于一体的 “漂浮公园”。改造后的芙蓉岛引入餐秀、茶饮、家居等多元业态,构建 “全业态、全场景、全时段” 的消费模式,并与五岔子大桥、中和老码头联动,形成亲水观景、休闲娱乐的复合型空间。公园内布局四大场馆和十二个户外空间,计划举办文化展览、艺术市集等活动,成为锦江沿岸的新晋打卡地。
三、锦江绿道:生态与人文交织
锦江绿道二期工程在 2025 年持续推进,都江堰段和郫都区段新增绿道总长 22.2 公里,配套建设李冰纪念馆、仰天窝广场空中飞廊等设施。成华公园配套地下停车场新增 405 个 AGV 停车位,并融入儿童活动设施、智慧座椅等景观小品,提升游客便利性。此外,绿道沿线的白鹭湾湿地公园在 4 月迎来鸢尾花盛放期,紫色花海与粉色醡浆草交织,成为自然摄影的热门选择。
四、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地标
- 合江亭与安顺廊桥:作为锦江历史文化的核心节点,合江亭码头是夜游的重要起点,廊桥夜景与灯光秀交相辉映,周边聚集了兰桂坊、十二月市博物馆等消费场景。
- 三圣花乡:以 “都市田园” 为特色,4 月正值油菜花和鸢尾花盛开,黉柏路沿线形成七彩花田,搭配霍比特小屋、法式城堡等网红打卡点,适合亲子休闲。
- 水井坊博物馆:依托 600 年历史的酒坊遗址,展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,游客可参与非遗体验,品尝原浆酒。
五、节庆与临时活动
- 新春民俗活动:春节期间,锦江沿岸举办 “锦江村晚”“非遗闹春” 等活动,涵盖舞龙舞狮、川剧变脸、非遗市集等内容,发放新春福袋和消费券。
- 春季花展与文化体验:4 月,白鹭湾湿地公园的鸢尾花海和三圣花乡的油菜花田进入盛花期;同时,残健融合话剧《星空里的歌者》在崇德里社区上演,通过艺术形式传递社会关爱。
- 龙舟赛事:4 月 17 日,双流区黄龙溪古镇举办 “成眉城际龙舟友谊对抗赛”,16 支代表队在锦江河上竞渡,吸引大量游客围观。
六、新兴消费场景
- 戏游锦江: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策划的沉浸式戏剧项目,通过 “金蛇”“女娲” 等 NPC 角色和非遗互动,将成都历史文化融入夜游体验。
- 春糖季与夜间经济:3 月至 4 月,“锦江春醉” 春糖季联动春熙路商圈,推出冰淇淋首店、限定饮品和满减活动;同时,夜游锦江城南段的 “日游 + 夜游” 模式,带动江滩公园、交子公园等区域的夜间消费。
游览建议
- 时间安排:
- 日间:骑行或漫步锦江绿道,参观白鹭湾湿地、三圣花乡,感受自然与田园风光。
- 傍晚至夜间:从东门码头或江滩公园登船,体验夜游锦江的光影盛宴,结束后前往兰桂坊或春熙路商圈用餐。
- 交通指南:
- 地铁 2 号线东门大桥站、6 号线三官堂站可直达东门码头;地铁 1 号线世纪城站步行至江滩公园码头。
- 自驾游客可导航至各码头停车场,或利用绿道沿线的共享电动车。
- 门票与预约:
- 夜游锦江船票需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订,日游票价约 80 元 / 人,夜游票价 120 元 / 人起。
- 芙蓉岛公园、白鹭湾湿地等免费开放,部分活动需预约(如《星空里的歌者》话剧)。
2025 年的锦江不仅是成都的 “母亲河”,更成为集文化、生态、消费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带,无论是历史爱好者、自然探索者还是潮流体验者,都能在此找到独特的乐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