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结合 2025 年消费趋势、莆田本地文化特色及游客需求,以下商品和服务在节日景点中具有较高盈利潜力,且可操作性强:
一、文化 IP 与国潮联名商品
- 妈祖主题文创
莆田作为妈祖文化发源地,妈祖相关商品需求旺盛。可推出妈祖祈福套装(含开光护身符、定制香包)、妈祖潮玩手办(结合现代设计的 Q 版形象)、非遗联名款饰品(如湄洲女头饰银饰、帆船髻发簪)。参考 2025 年 “妈祖诞” 活动,刘涛同款平安糕、红团模具等文创产品 3 小时售罄,成交额破 2300 万。此外,结合全息投影技术打造AR 互动妈祖像,游客扫码即可观看动态祈福仪式,兼具体验与纪念价值。
- 莆仙非遗手工艺品
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莆田木雕、皮雕、红团模具等非遗产品受欢迎。可开发便携非遗礼盒(如微型木雕摆件、皮雕钥匙扣)、DIY 手作套装(如妈祖脸谱绘制、红团制作体验包),满足游客 “自用 + 送礼” 需求。同时,引入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,如莆仙戏脸谱绘制、九鲤灯舞表演,吸引游客参与并购买成品。
二、季节性与实用性商品
- 夏季清凉与防晒用品
莆田夏季高温多雨,需侧重防晒装备(冰袖、遮阳帽、防晒喷雾)、防水用品(便携雨衣、防水手机袋)、清凉饮品(仙草冻、绿豆汤、椰子水)。湄洲岛等海滨景点可推出沙滩玩具套装(水枪、挖沙工具)、防晒沙滩垫,结合 “蓝眼泪” 等自然现象推出夜光主题商品(如夜光贝壳风铃、发光手环)。
- 雨天应急商品
莆田夏季降雨频繁,可在景区入口设置临时雨具租赁点,提供透明雨伞、防滑鞋套等,按小时计费。同时销售速干毛巾、暖身姜茶,解决游客雨天湿冷问题。
三、体验式消费与互动项目
- 沉浸式文化体验
结合国务院 “文旅 + 科技” 政策,推出AR 导览服务:游客佩戴 AR 眼镜即可观看妈祖文化故事、莆仙戏虚拟表演,或参与 “寻找隐藏祈福点” 游戏,完成任务可兑换限定纪念品。此外,与景区合作开发妈祖文化剧本杀,游客通过解谜探索景点历史,增强参与感。
- 亲子互动项目
针对家庭游客,设计妈祖文化研学活动,如制作妈祖主题风筝、学习湄洲女服饰编织,提供亲子摄影服务(古装造型 + 场景拍摄)。参考兴化府街区的 “莆阳百工坊” 模式,设置非遗手作工坊,家长可带孩子体验木雕、皮雕等技艺,作品可现场刻字留念。
四、健康与便利服务
- 健康养生产品
莆田气候湿润,可推出祛湿茶包(含薏米、红豆等成分)、便携按摩器(针对长时间步行的游客)。结合银发旅游趋势,提供中老年健康套餐,如艾灸贴、养生粥,在景区内设休息区供游客免费体验。
- 智慧化便利服务
接入莆田文旅一卡通,游客持卡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、商品满减优惠。同时,提供行李寄存 + 快递服务,解决游客购物后携带不便的问题,支持 “线上选购 + 线下配送”。
五、政策与市场策略
- 借力政府补贴
莆田市对旅行社组织入莆过夜游客给予最高 30 万元奖励,可与旅行社合作推出含商品抵扣券的旅游套餐,吸引团队游客消费。此外,参与 “全闽乐购” 等促销活动,利用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提高销量。
- 差异化竞争
针对兴化府街区已有木雕、皮雕等商品,可开发功能性文创,如妈祖主题 U 盘、充电宝,或跨界联名产品(如与本地鞋服品牌合作推出妈祖文化运动鞋)。同时,结合莆田 “鞋城” 优势,推出妈祖元素潮鞋,吸引年轻游客。
六、案例参考与数据支持
- 妈祖文化节:2025 年 “妈祖诞” 活动期间,刘涛同款平安糕、红团模具等文创产品 3 小时售罄,成交额破 2300 万,显示 IP 联名商品的市场潜力。
- 非遗体验:兴化府街区的莆作工艺美术馆年接待游客近 20 万人次,非遗手作工坊带动周边商品销售增长 30%。
- 夏季消费:湄洲岛夏季 “沙滩音乐季” 吸引大量游客,夜间消费占比提升至 40%,清凉饮品、防晒用品销量翻倍。
总结
2025 年莆田节日景点的盈利核心在于文化深度融合、体验场景创新、政策红利利用。优先推荐妈祖主题文创、非遗手工艺品、沉浸式体验项目,同时结合季节性需求和游客年龄层优化商品结构。通过差异化竞争、智慧化服务和政府合作,可有效提升销售额并形成品牌效应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