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 年,黄茅洲镇以洞庭湖生态为基底,融合乡村振兴与文旅创新,形成了 “生态观光 + 文化体验 + 休闲度假” 的多元旅游格局。以下是基于最新政策文件和项目进展的深度解析:
一、生态文旅新地标
- 南洞庭旅游度假区(省级)
作为沅江市文旅升级的核心引擎,该度假区整合了浩江湖、漉湖等水域资源,重点推进三大项目:
- 彩虹岛旅游区(AAA 级):2024 年 6 月开业的彩虹岛已成为网红打卡地,拥有临湖酒吧街、亲子游乐场、彩虹夜市等业态,2025 年将新增水上飞人表演和夜间光影秀。
- 温德姆五星级酒店:预计 2025 年 9 月竣工,配套湖景餐厅、SPA 中心和会议设施,建成后将成为南洞庭高端度假标杆。
- 飞鸟乐园:以湿地生态修复为基础,建设观鸟栈道、科普展厅和候鸟栖息地,计划 2025 年下半年开放。
- 低空旅游项目
联合广州亿航智能开发的低空游览线路已进入试飞阶段,游客可乘坐无人机俯瞰南洞庭湿地全景,预计 2025 年 6 月启动试运营。
二、乡村振兴示范带
- 民心村绿色田园综合体
作为 “七彩民心” 工程的核心,这里形成了三大特色板块:
- 生态园艺区:3000 亩景观苗木基地,包含 131.4 米 “情人步道”、520 棵垂柳围成的 “月老湾” 等网红打卡点。
- 民宿集群:“民馨栖居” 民宿以新中式庭院为特色,配套露营基地和共享果园,2025 年计划推出 “农耕研学季”,游客可参与果蔬采摘、手作盆景等体验。
- 文化地标:乡贤馆展示本地历史名人,乡村大舞台常态化举办花鼓戏演出,2025 年计划引入非遗工坊。
- 柳树坪村学农实践基地
依托 80 亩闲置土地打造的农旅融合项目,2025 年将新增 “田园课堂” 研学路线,游客可参与金秋砂糖橘种植、土鸡散养等农事活动,同时体验省级非遗 “洞庭蚌壳花鼓” 表演。
三、文化遗产与水利景观
- 黄茅洲船闸(省级文保单位)
作为洞庭湖水利工程的活化石,2025 年将启动 “水利文化体验中心” 建设,通过老照片、模型展示 1956 年船闸建设历史,游客可登闸首俯瞰塞阳运河风光。
- 洞庭湖洲垸博物馆
位于黄茅洲镇中心,2025 年完成布展升级,新增 “洞庭渔俗”“垸田农耕” 主题展厅,展出传统渔具、农耕器具等 300 余件文物。
四、季节限定体验
- 春季观鸟季(3-5 月)
南洞庭湿地迎来白鹤、小天鹅等越冬候鸟,保民垸村设立专业观鸟台,联合益阳市观鸟协会举办 “候鸟之约” 摄影大赛。
- 夏季荷花节(7-8 月)
浩江湖沿线种植的 5000 亩湘莲进入盛花期,彩虹岛推出 “荷香市集”,游客可参与莲子采摘、荷花灯制作等活动。
五、交通与服务升级
- S220 四季红镇至黄茅洲大桥北公路通车
该公路提升了镇区与赤山岛、胭脂湖等景区的连通性,车程缩短至 30 分钟。
- 智慧旅游服务
黄茅洲镇分馆建成 “24 小时智慧书屋”,游客可通过 AR 设备了解本地历史;彩虹岛、民心村等景点实现 5G 全覆盖,提供 VR 导览服务。
六、在地美食推荐
- 洞庭湖渔鲜:推荐尝试 “河鱼煮芦笋”“洞庭银鱼煎蛋”,搭配本地藜蒿粑粑。
- 特色小吃:黄茅洲米粉以现榨米浆制作,搭配码子(牛肉、鳝鱼)风味独特。
- 湖鲜加工品:可购买 “洞庭湖淡干鱼”“坛子菜” 等非遗产品作为伴手礼。
旅行贴士:
- 最佳季节:春秋季(3-5 月观鸟,9-11 月品蟹)
- 住宿选择:彩虹岛临湖民宿、民心村民宿集群
- 交通建议:自驾导航至 “黄茅洲镇人民政府”,镇内可租用共享电动车
黄茅洲正通过 “生态修复 + 文化活化 + 业态创新”,从传统渔乡蜕变为湖湘文旅新名片,2025 年值得深度体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