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,中国众多旅游景区凭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,叠加多重权威称号,成为兼具生态保护、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价值的复合型目的地。以下结合最新政策文件、景区名录及行业动态,梳理典型多称号景区及其特色:
一、世界遗产与 5A 级景区双重认证
- 故宫博物院
- 称号:世界文化遗产、国家 5A 级景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- 特色:明清皇家宫殿建筑群,承载 600 年历史,2025 年新增 AR 导览系统,通过数字技术还原宫廷生活场景。
- 亮点:2025 年 “周三免票日” 政策覆盖 14 个关联景区,游客可深度体验中轴线文化。
- 黄山风景区
- 称号: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、国家 5A 级景区、世界地质公园
- 特色: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 “四绝”,2025 年推出 “智慧黄山” 小程序,实现索道预约、天气预警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。
- 生态:2024 年新增生物监测点,记录到 13 种珍稀动植物,生态保护成效显著。
- 龙门石窟
- 称号:世界文化遗产、国家 5A 级景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- 特色:北魏至唐石刻艺术巅峰,2025 年启动 “夜游龙门” 项目,灯光投影与实景结合再现《帝后礼佛图》。
- 科研: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岩体加固工程,运用 3D 扫描技术留存濒危造像数据。
二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 5A 级景区联动
- 武汉黄陂木兰湖旅游度假区
- 称号:国家级旅游度假区(2024 年新晋)、国家 5A 级景区
- 特色:依托木兰文化与湖泊生态,2025 年新增低空飞行、马术体验等业态,联动武汉智能网联测试场打造汽车文化研学基地。
- 交通:地铁 16 号线直达景区,配套建设 5C 级自驾车旅居地,满足自驾游需求。
- 无锡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
- 称号:省级旅游度假区(创建国家级)、国家 4A 级景区
- 特色:以水蜜桃产业为核心,2025 年启动 “农文旅融合示范区” 建设,包含农事研学、温泉康养等项目,计划 2027 年创成国家级度假区。
- 交通:盐泰锡常宜铁路太湖西站 2025 年开工,建成后年客流量预计 75 万人次。
三、国家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叠加
-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
- 称号: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 5A 级景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特色:彩色丘陵地貌全球罕见,2025 年推出 “丹霞星空露营地”,配备专业观星设备,夜间限流保护生态。
- 科研:与中科院合作开展丹霞地貌演化研究,发现 2.3 亿年前古生物化石。
- 神农架生态旅游区
- 称号: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 5A 级景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特色:原始森林与白化动物奇观,2025 年新增 “神农坛数字体验馆”,通过 VR 技术还原野人传说与地质变迁。
- 生态:2024 年监测到川金丝猴种群扩大至 1500 只,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。
四、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融合
- 西柏坡景区
- 称号:国家 5A 级景区、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
- 特色:中共中央旧址与太行山水结合,2025 年推出 “重走赶考路” 沉浸式剧本杀,游客可扮演历史人物参与决策模拟。
- 配套:新建 500 个充电桩,完善红色主题民宿评级体系,提升服务标准化。
- 井冈山风景旅游区
- 称号:国家 5A 级景区、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- 特色:革命遗址与森林生态结合,2025 年启动 “红军挑粮小道” 数字化改造,通过 AR 技术重现历史场景。
- 教育:与高校合作开发 “红色研学云平台”,线上课程覆盖全国 10 万学生。
五、新晋多称号景区
- 济南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
- 称号:国家 5A 级景区(2024 年新晋)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(创建中)
- 特色:奥运场馆与滨海休闲结合,2025 年新增 “海洋科技体验馆”,展示深海探测装备与极地科考成果。
- 交通:地铁 1 号线直达景区,配套建设邮轮母港,开通日韩海上旅游航线。
- 福建龙岩地质公园
- 称号:世界地质公园(2024 年新晋)、国家 4A 级景区
- 特色:喀斯特地貌与客家文化结合,2025 年推出 “洞穴探险” 主题线路,配备专业安全设备与导览员。
- 文化:联合高校开展客家土楼建筑技艺数字化保护,留存濒危非遗工艺。
六、政策与趋势
- “国家级旅游度假区” 扩容:2024 年新增 22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(如北京密云古北水镇、湖北武汉黄陂木兰湖),2025 年预计继续扩容,推动 “景区 + 度假” 模式。
- 红色旅游提质:文旅部计划 2025 年前培育 1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鼓励景区融入生态、研学等元素,如贵州 “长征丰碑” 主题线路。
- 生态保护强化: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如山东黄河三角洲)试点 “生态旅游配额制”,通过限流、分时预约保护生物多样性。
总结
2025 年,中国旅游景区呈现 “多重认证、业态融合” 趋势,既有故宫、黄山等传统景区通过科技赋能提升体验,也有武汉木兰湖、无锡阳山等新兴目的地探索 “旅游 +” 模式。游客可根据兴趣选择文化遗产、生态探险、红色教育等主题,体验兼具品质与深度的旅游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