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有许多著名的长城关隘,其中包括平型关、偏头关、雁门关、娘子关、杀虎口等。具体介绍如下:
平型关
位置 :位于山西大同灵丘县与忻州繁峙县分界线的平型岭上。
历史沿革 :古称瓶形寨,金时为瓶形镇,明、清称平型岭关,后改名为平型关,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,明代时期是内长城重要关口。
相关事迹 :因抗战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而闻名,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,打破了 “日军不可战胜” 的神话,振奋了人心。
偏头关
位置 :位于山西省偏关县黄河边。
历史沿革 :因地势东仰西伏而得名,是古代的边防要塞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就是战场,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 年)所建 。
重要意义 :偏头关是明长城上的重要关口,其陆路关口是红门口,水路关口是关河口,是全国唯一拥有山西镇、大同镇长城两镇的县份,有 “九塞屏藩” 之称 。
雁门关
位置 :位于山西忻州代县县城以北约 20 公里处的雁门山中 。
历史沿革 :又名西陉关、雁门塞、西隆关,春秋战国时期,赵武灵王在此置有雁门郡,唐朝置关,名曰西烃关,也名雁门关,明朝洪武七年(公元 1374 年)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至此处,重新筑关 。
重要意义 :是长城的重要关隘,素来以 “险” 著称,被誉为 “中华第一关”,有 “天下九塞,雁门为首” 之说,与宁武关、偏头关合称为 “外三关”,历史上战事频繁,是长城上战事最多、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关口之一 。
娘子关
位置 :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太行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。
历史沿革 :最早为唐太宗李世民胞姐平阳公主所筑,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在这里,其部队当时人称 “娘子军”,因此得名娘子关。
景观特色 :素以雄关、险道、崇山、秀水闻名于天下,有 “天下第九关” 和 “北国小江南” 之称。
杀虎口关
位置 :位于山西和内蒙交界。
历史沿革 :明时称 “杀胡口”,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 “杀虎口” 关。
重要意义 :是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,自从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议和通商以后,杀虎口就成为了中原与塞外的集易中心与晋商发源地,历史上的 “走西口” 就发生在此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