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景点什么天坛

2025-01-26 05:56:18 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

你所说的旅游景点应该是北京的天坛公园,它是集旅游观光和古建筑展示为一体的国家 AAAAA 级景区 。以下是关于天坛公园的详细介绍:

历史沿革

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 年),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往北京后,在此修建 “天地坛”,进行天地合祭。

明嘉靖九年(1530 年),嘉靖皇帝朱厚熜恢复天地分开祭祀的制度,将北京祭坛改制,在大祀殿南面修建了圜丘坛,专门用来祭天,取名天坛。

清乾隆年间对天坛进行了一系列修缮和改造,如乾隆十六年将大享殿改名为祈年殿。清光绪十五年(1889 年),祈年殿因雷火毁坏,于光绪二十二年(1896 年)完工重建。

1918 年,天坛正式改名为天坛公园,对游客开放售票,供人游览。

地理环境

位置境域 :天坛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 1 号,西邻先农坛、永定门公园;北邻天桥、北京市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、前门大街、天安门广场、故宫;东邻龙潭湖公园。

气候 :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,夏季高温且多雨,冬季寒冷且干燥,春、秋较短。全年 180 至 200 天无霜期,降水季节分配不均,全年 80% 降水集中于 6、7、8 月,其中 7、8 月降水较多。

园区布局 :天坛占地面积 273 万平方米,坛域北呈圆形,南呈方形,寓意 “天圆地方”。天坛四周筑有坛墙,将全坛分成内坛和外坛两部分,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。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分,北边为 “祈谷坛”,中心建筑是祈年殿;南边为 “圜丘坛”,中心建筑是 “圜丘”,南北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,形成一条长 1200 米的天坛建筑中轴线,中轴线两侧为古柏林。

主要景点

祈年殿 :位于天坛公园的北侧,是天坛中最早的建筑,也是天坛的主体建筑。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,原名为 “大祀殿”,嘉靖年间改造为三重檐圆殿,更名为 “大享殿”,乾隆十六年改名为祈年殿,成为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。殿高 38.2 米,直径 24.2 米,坐落在高 6 米的汉白玉圆台上。殿内 28 根巨大的柱子,里面的四根象征着一年四季,中间的十二根象征着一年的 12 个月,最外面的十二根象征着 12 个时辰,一共 28 根柱子象征 28 星宿。

圜丘 :位于内坛南部,是专门用于在 “冬至” 祭天地的地方,由三层汉白玉石坛构成,每层的栏板、望柱上都雕刻着寓意深刻的精美图案。其设计独特,处处体现着古人对 “天” 的尊崇,站在圜丘之上,仿佛能与天地对话,感受古人祭天的庄严与神圣。

皇穹宇 :供奉着皇天上帝等神位,其建筑风格精美,圆形的外观与祈年殿、圜丘相呼应,共同体现了 “天圆地方” 的理念。皇穹宇前的回音壁更是神奇,两个人分别站在东、西配殿后,贴墙而立,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,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,传到一、二百米的另一端,无论说话声音多小,对方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丹陛桥 :连接着南北两坛,长 360 米,是一条高出地面的甬道。丹陛桥的路面分为三条道,中间的石板路为 “神道”,是供皇帝行走的;东侧的砖砌路为 “御道”,是供王公大臣行走的;西侧的砖砌路为 “王道”,是供陪祀人员行走的。走在丹陛桥上,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帝王祭天的盛大场面。

斋宫 :位于中轴线西侧,是祭祀期间皇帝饮食起居和斋戒的地方。斋宫的建筑风格简洁庄重,四周有护城河环绕,以表示皇帝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。

神乐署 :主要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,作为古代的皇家音乐机构,收藏着众多古代乐器的仿制品,在这里可以了解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lk-donglai.cn/post/6736.html
免责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