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面积扦插月季时,需要从扦插准备、扦插过程、插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操作,以下为你展开介绍:
扦插准备
基质选择 :选择疏松透气、排水良好且富含一定养分的基质,如蛭石、珍珠岩、泥炭土按照 1:1:1 的比例混合。大面积扦插时,需提前准备足量基质,并进行消毒处理,可采用高温熏蒸或用多菌灵溶液浇灌的方式,杀灭基质中的病菌和虫卵。
插穗选取 :从健康、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当年生、半木质化的枝条。枝条长度以 8 - 12 厘米为宜,保留 2 - 3 个芽点,顶部留 2 - 3 片小叶,其余叶片摘除。插穗下端剪成斜口,以增加与基质的接触面积,利于生根。尽量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条,采后立即喷水保湿,防止枝条失水。
生根剂准备 :选用合适的生根剂,如吲哚丁酸、萘乙酸等,按照说明书的比例配制成溶液。大面积扦插时,可准备较大容器盛放生根剂溶液,以便插穗蘸取。
扦插过程
扦插时间 :选择月季生长旺盛且气候适宜的季节,一般以春季(3 - 5 月)或秋季(9 - 11 月)为宜。此时温度适中,湿度较好,有利于插穗生根。
插穗处理 :将剪好的插穗基部浸入生根剂溶液中,浸泡时间根据生根剂浓度和说明书要求而定,一般为 5 - 15 分钟。之后取出插穗,稍晾干后即可扦插。
扦插操作 :在准备好的苗床上,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扦插。行距一般为 15 - 20 厘米,株距为 5 - 10 厘米。用小木棍或竹签在基质上先插孔,然后将插穗插入孔中,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/3 - 1/2 ,插后轻轻压实基质,使插穗与基质紧密结合。
插后管理
浇水保湿 :扦插后要立即浇透水,使基质充分湿润。之后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,可通过定期喷水来调节湿度。搭建遮阳网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水分过度蒸发,同时保持苗床通风良好。
温度控制 :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插穗生根,扦插苗床的温度控制在 20 - 25℃。夏季高温时,可通过搭建遮阳网、喷水降温等措施;冬季低温时,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、搭建小拱棚等方式保温。
施肥管理 :插穗生根后,可逐渐进行施肥。初期以稀薄的液肥为主,如 0.1% - 0.2% 的尿素溶液,每隔 10 - 15 天喷施一次。随着幼苗的生长,可逐渐增加肥料浓度和施肥频率。
病虫害防治 :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,定期对苗床进行消毒,可每隔 7 - 10 天喷施一次多菌灵、百菌清等杀菌剂,预防病害发生。如发现蚜虫、红蜘蛛等害虫,可选用相应的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。